时间:2023-01-18 19:37:19 | 浏览:754
2020年10月18日上午,位于福建省霞浦县柏洋乡郑家山利洋中村,旌旗招展,鼓乐声声,鞭炮齐鸣,洋溢着一片喜气。村中的新修的郑氏宗祠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来自本县及毗邻浙江省平阳、苍南县宗亲的贺联38幅,礼仪小姐在彩虹门两旁夹道欢迎,一起为郑氏宗祠落成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
郑家山村利洋中自然村,位居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柏洋乡,这里四面环山,环境幽美,又称黎洋墩,小山村郑氏人口只有200多人。据村中族谱记载:“榮阳堂、桥墩门迁徙300年,黎洋墩枝繁叶茂”。也就是说先祖从临近的浙江苍南县桥墩镇迁徙而来,逐而在此地繁衍生息。原有宗
祠建于1948年,建筑面积百平方米,这里早年是老区基点村,村民郑开在缴械敌人28支枪,支持红军立了大功。原有祠堂历经几十年的风霜,已残破不堪,族中众人群策群力,集资修建新宗祠。
新建郑氏宗祠座东北朝西南,背靠东北龙岗头七斗、面向西南对面岗,左右上万头、大坪岗风景优美。建筑面积240多平方米,为明次三开间,俗称“四扇厝”。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葱郁,景致极美,在祠堂后面的岩石上,有天然形成的石桌、仙人脚跡以及牛、羊等石脚印,具有丰富的人文欣赏价值。祠堂前后两进中间天井,建筑所用木料均就地取材,前后进为重檐歇山顶木质结构。左右为灰色墙体,整体翘角林立,形成错落有致的流线形构筑,显得蜿蜒曲折线条美。祠前正大门正面翘角下,悬挂楷书匾额,为黑底金字,匾长3米,外观肃穆庄严。整体雕刻彩绘体现人工美、艺术美和自然美于一体,富有创新结构,虽富丽堂皇,却不失端庄肃穆。
庆典活动得到众多郑氏宗亲的大力支持,活动当天有来自本县及浙江省苍南县的宗亲领导、宗长和宗亲代表300多人参加。各地郑氏宗祠及邻村赖氏、林氏赠送匾额十二通,使祠堂充满宗族文化气息。“祖之美德,子孙弘扬”,更是郑氏族人得已世代传承的精髓,正如祠厅前左右镌刻着楹联曰:“黎洋贻祖泽宗祧兴盛传誉嘉,霞浦毓人文世代安居享福宁”。
曾方霖摄晋江市恒安内坑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二期)开工仪式。陈巧玲摄中新网泉州8月17日电(孙虹曾方霖)在“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之际,中国著名侨乡、“民营经济大市”福建省泉州市17日举行2022年重大项目视频连线开工活动。
三、开家特色小吃店对于农村市场来说,不需要什么高大上,需要的是实惠,因此,可以选择在农村集镇上人流量大的地方,开一家小吃店,比如像贵州的牛肉粉、羊肉粉、豆花面、肠旺面、豆浆油条、包子馒头、蒸饺、水饺、馄饨等小卖店,对于消费者来说,花费不大还还实惠。
越来越多的人装修的时候,不再请设计师,甚至也不再找半包装修、全包装修,而是自己独立设计,自己找施工队。这种装修模式之所以被不少人接受,是因为这样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设计。比如接下来这一期将要给大家分享的新房案例,就是女主(@小圆的
虽然空间很小,但却在全屋做成了开放式的格局,让空间更显宽敞,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这对夫妻的小家吧~进入家门的玄关和开放厨房进入家中,是一条狭窄的走廊区域,虽然空间逼仄,但是光线充足,照明效果很不错,而在这条狭窄的走廊中,容纳下了玄关鞋柜和一
导读:生产队时候的孩子们,自己制作的玩具,新奇实用,你还记得几样满满的回忆啊!我们还有玻璃球,吃两毛钱的冰柜,花的人民币是少数民族的。怀念童年时代。那时候穷,但发自内心的开心,人与人之间是那种淳朴的民风
很多童年的玩具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曾经儿时的玩具有没有勾起你曾经快。看到这些照片,感觉这些人就在昨天每周要是能够吃上一顿白面那是非常高兴的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但是我们的快乐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比拟的。
那时候,记得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半个村的大人,小孩都来我院里看电视,要是没凳子了,直接坐地上,顽皮的孩子,就坐墙头上,或者,爬树上。确实值得回忆啊。70-80年代农村孩子自制的30种玩具,满满。最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啦。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孩子,没有玩具没有变形金刚,更没有IPAD。我们玩的都是自制的玩具,大自然就是我们的游乐场所。仿佛还在昨天,一转眼就已经人到中年了。
上个世纪六七八十时代,生活没有现在丰富多彩,但孩子们都过得充实快乐。绝大部分孩子家买不起玩具,只要见其他孩子玩的,都会自己想办法做。那个年代的人,玩具全部都是自己做,自己创造,弹弓、打蛋、打耳、“斗鸡”、泥钱、等等多了。
70-80年代,农村条件有限,那时的农村孩子没有网络,甚至连电都没有,不过那时的农村孩子们的童年也过得很快乐,他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运用农村特有的地道材料制作出了很多的玩具,这些玩具虽然没有现在的玩具那么的高科技,那么的好看,精致。但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