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开展学习《董氏谱系订讹》的大讨论

2023-01-31 23:37:41 1031

摘要: 开展学习《董氏谱系订讹》的大讨论 ——————— 忘却自己的祖宗等于背叛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董槐修谱与董德元在南宋为官,相距仅仅2~3世代之间。也就是南宋董德昭不可能与南宋的董槐相距间隔7世代,只有后唐至南宋方有间隔7世代。正如清咸...

开展学习《董氏谱系订讹》的大讨论

——————— 忘却自己的祖宗等于背叛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董槐修谱与董德元在南宋为官,相距仅仅2~3世代之间。也就是南宋董德昭不可能与南宋的董槐相距间隔7世代,只有后唐至南宋方有间隔7世代。正如清咸丰九年 (1859)《泉溪董氏谱系订讹》董振所言“ 述之子德昭生于唐,大椿之子德昭生于宋。……槐公为宋末时人,如果但有南宋一德昭,而我之始祖即在,于是则相距更近,相知必悉,岂舍其近而图其远乎?”。然而,竟然有天成年间(926-929)为武宁令的文忠公董熹(字德昭、号啸壑)其儿子珪公的后裔,以清朝时期乾隆辛丑、嘉庆辛未两次统谱造成的“世系颠倒,祖宗混淆”为由,以粗浅的研究方法,排除异己的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的性格,不认真研究统谱的危害,不认真调查分析,就把雷公坳的地名就大言不惭地把董振“这个写就订讹序之人,他不是董氏本族人”如此简单意气用事?从2015年以来,一样犯董振批评的把生于“唐的董熹(字德昭、号啸壑),作为生于宋(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南宋1127-1279年)大椿之子德昭”的错误。而且两次分别以《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确定无疑》、《再论<泉溪董氏熹公即流坑董氏德昭公确定无疑>》,哗众取笼、数典忘祖。

连祖籍地的珪公后裔都不认可是南宋流坑的德昭,他却偏偏屁颠屁颠地跑去流坑,按照清朝两次错误统谱领个“入宗”证,这纯属忘却祖宗。如此不承认是珪公的后裔,如《泉溪董氏谱系订讹》董振所言“数典而忘祖者悖也,淆其祖者均之悖也”真的可以开出祖籍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背叛祖宗行为。

1、背叛祖宗、背叛祖先是大逆不道、数典忘祖、欺师灭祖的行为

《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确定无疑》中“ 湖北黄石地区以及黄石市下辖的大冶、阳新、铁山等地的董氏珪公和珪公之后裔,与武昌董氏同出一支,是绝对的同宗同支”、“泉溪家谱续,黄石地区珪公世系序,含顶上复制的山溪口序,都是已经记载清清楚楚:熹公既德昭公!而德昭之后裔珪公和珪公的再繁衍后裔世系瓜藤,又是与武昌世系与镇安世系瓜藤再无错别”是与历史、与事实符合的。其所引用的 十世孙邑庠生澨纪谨叙于孝思堂《山溪口分迁序》“吾支祖山广公由其祖德昭公宦游武宁。长子珪遂家,泉溪,生嵩、崇、山广。山广居修坡旋迁建昌石门,至汝楫公迁麻溪禾场。后俊公长子,从麻溪迁湖北麻城。传一世至硕之子艺道字福三者,又由麻城迁通羊,石门,越其孙临六公迁咸峰山。迨十五世孙荣诏公由峰山迁义宁州四都、山溪口。又有从峰山迁武宁年丰乡三十一都大沙州者,则临六公十四世孙公策公也。其他有迁榔术源口、鸣泉牛、首岭河畈、长寿畈等处,及江夏之龙泉里。有登明进士官方伯讳进者,皆临六公裔也。”。本来,《山溪口分迁序》明确记载“硕之子艺道字福三”、“江夏之龙泉里”等其先祖是武宁珪公的后裔,是武宁泉溪后裔不是董合流坑后裔。

可是,泉溪支派后裔都没有说董熹(字德昭、号啸壑)是流坑德昭。南宋《金谱》的修谱人南宋右丞相董槐都没有说董熹是南宋德昭。若以董熹德昭是流坑德昭,作为珪公后裔,背叛自己的祖先,明显是大逆不道、数典忘祖、欺师灭祖的可耻之举。

2、南宋右丞相董槐、明朝万历三十五年、万历三十八年及嘉庆九年宗谱,明确珪公属于泉溪派

熹公(字德昭、号啸壑)生子五:珪、璋、珮、琨、瑗。珪生子:嵩、崇、山广、杰。山广公祖居修坡,元配石溪黎氏夫人,生子三:園、囿、团,均守旧业,厥后山广公复迁建昌石门,娶萧氏生子一:有林。有林为山广公第二夫人生。

董嵩不忘故土,遂守旧址;董崇之子姓居同乡四都、尚漳移居到湖北通山、咸宁一带;董山广(上为“山”下为“广”字)居修坡,后裔则迁居黄石境内;董杰留居武穴。(见南宋右丞相董槐的《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嵩之子姓守旧业,崇之子姓居同乡四都、尚漳,山广之子姓居同都之修坡,各择其地之胜者而居焉。”)

2.1、董熹的祖辈在唐末为官、董熹在后唐为官

南宋右丞相董槐的《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泉溪又以《宋·泉溪董氏原谱序》称呼)明确记载“熹吾肇迁祖也,贤良博学,后唐【923~936年】征为武宁令,转任临川郡守,终为中书参知政事,追赠文忠公。生子五:、璋、珮、琨、瑗。”这明白无误地说明,董熹公不是南宋的德昭。是不是唐朝后期,先看董熹的父亲在什么年代?

《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谦为观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征兵讨乱,诸镇强横,各据不发,谦仰天叹曰:"我自拜爵以来,屡受国恩,欲与国同休戚。今势力不能匡救,忍俛首事他人乎?’遂弃官潜至乐安流坑隐居焉。生子三:长曰远、次曰遂、三曰述。述子二,曰炎与熹。”。

乾隆五年(1740)岁《嵩公支派谱序》字记载:“天成间(926-929),文忠公熹,以贤良博学由抚州乐安流坑征为武宁令。长子珪,随父在任,东游泉溪胜境,爱其山水秀丽,因家是焉。生子三:嵩、崇、山广。厥后三公流庆,枝裔蕃衍,而崇、山广二公之子孙或分迁异邑,或居故里者,难以尽纪。第吾祖嵩公不忘故土,遂守旧址……”。

董熹公的祖辈董谦在梁移唐祚时期指公元901年至大唐国祚止的公元907年弃官,董熹公在天成年间(926-929)为武宁令。明朝万历三十五年及嘉庆九年宗谱也都一样,记载后唐(923-936年 )为武宁县令。怎么可能把董熹就变成南宋的德昭呢?

2.2、董熹的后代远远早于南宋以前

(1)、董熹的长子珪曾奉令领兵出戌淮、徐,为安远将军轻车都尉。葬建昌黄田畈(今永修县白槎乡),其墓在1970年因修建柘林水库淹入现庐山西海。(有附《珪公田记》记载珪公的事迹)

(2)、董熹曾孙董有林(1082—1154) ,宋崇宁二年(公元 1103年)进士,其墓在永修县虬津新城乡,董家岭江宅前,保存完好。

(3)、泉溪祠堂始建于宋嘉泰三年(1203年),继创于明万历元年,清雍正丁未年复修。在《珪公田记》记载有泉溪祠堂:“呜呼,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祭田顾不重哉。我珪公字朝瑞号梅隐娶王氏俱葬建昌黄田坂、七星赶月地,坐北向南,公之孙支蕃衍分徙,各邦者千万族,非不欲崇拜墓堂,以伸孝敬之心。奈道阻,且长子孙保能尽为致祭乎。则于公之墓前当中买田一坵,计五分,傍前左买田一坵计一分,傍前右买田一坵计四分,坟左侧傍大用公坟前买田一坵计八分,大用公坟后买田一坵计四分,大用公至公坟其中空内一角买田一坵计四分,坟右侧买田一坵计九分,右侧前买田一坵计三分上共有田八坵,共三亩八分。尽付上保庄,经理批佃每岁除完粮票外,交泉溪老祠租谷贰石五斗。其余归上堡庄众,于春秋之际,登台拜奠以表各庄孝子慈孙之意耳。经理者其尽心保护,毋任外姓佔越,以败我公祭祀之资也。记此以为我梅隐公之后裔者,知黄田附公坟前后左右,犹祭田也,尚其永守勿替哉。”

(4)、乾隆庚申年(1740) 德昭公二十七世孙黄荆林郡庠柏譔《泉溪祠堂记》记载“始祖德昭公由乐安流坑居武宁,二世祖珪留家是乡,生子三嵩、崇、山广自是而泉溪亦有祠焉,始建于宋嘉泰三年,继创于明万历元年,至我朝雍正丁未年,泉溪族众复修。……以供祀事者,历数百年于兹矣,近如长崙、大石、漳源、港畔、雷坳、嘴头、泉口、杨浦垅、田铺坂、周师源等族历有祭会。”

(5)、很多宗谱也是在无后的时候,采取“止”来标注的。流坑的德昭都记载“止”,也就直接表明该德昭属于无后了。难道一个南宋的德昭“止”了,需要用一个后唐的德昭来填补。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同名同姓多的很,古今皆然。

上述五个证据,也就是熹公后裔,都在远远早于南宋。如何却胡乱把后唐繁衍后裔的祖辈作为南宋无繁衍后裔的流坑德昭连接呢?

3、南宋右丞相董槐修谱,《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首先记载流坑的万一

3.1、《重修黄山寺檀樾祠碑记》记载的万一

嘉靖癸亥岁(公元1563年)季秋双江聂豹撰《重修黄山寺檀樾祠碑记》(见:六次修谱《流坑董氏合公族谱》p193~194):“抚州宜黄之黄山寺,盖自霍源董万一所创建,寺址旧为庵。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万一葬其考于庵后(蜈蚣形戌山辰向),妣儒人乐氏于庵前之右(人形巽山乾向),……乃其后,万一君偕其配邹氏葬寺前右畔(凤形巳山亥向)其冢。子尚一偕其配吴氏葬杨梅坑(冲天凤形申山寅向),配杨氏葬北源陈家坑(团凤形卯山酉向)。盖皆所嗣葬云。宜黄董氏之系,流为三派,自清然生万一、万一生尚一、尚二、尚三。尚一生仲一、仲二,尚三生仲五……仲五讳合,徙居乐安之流坑……”。

3.2、《董氏登科提名录》尚不是修谱

这个碑文中的万一、尚三等,最早宗谱在哪记载呢?天禧五年(公元1022年),真宗谱诏要求官员“各述祖宗本末,以进朕省览”,官吏叙本族谱引,需要上报朝廷。但是,此时还没有进入民间的修谱。在嘉佑年间(1056年9月~1063年)编修了《欧阳氏谱图》,希望本族子孙能够承祖先家传遗德,光宗耀祖;苏洵也修成《苏氏族谱》。在欧阳修、苏洵的带动下,许多士大夫纷纷编写本族家谱。而至和元年(1054)四月一日流坑的董傪书《董氏登科提名录》时间早于苏洵修谱,因此董傪不是修谱,只是应付“进朕省览”的需要而简单的写谱引。(见《宋朝欧阳氏掀起家谱的复兴》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519/10/8378385_471649918.shtml)。但是,该《董氏登科提名录》没有记载万一、尚三等名字。

3.3、《董氏历代源流考》实则洪武四年(1371年)买的杜撰谱序

我在《<董氏历代源流考>的考证》“《董氏历代源流考》:"长曰晋,字混成,世居河少东,以明经上策历官显爵,至唐德宗贞元年间及拜相爵升陇西开国郡公;次曰申,字洛成,吏部侍郎,谥恭惠;幼曰三,从许旌阳斩蛟有功,追封白马将军,至宋万里崇祀(庙享)’。《董氏历代源流考》,有意去掉董晋的谥号不写,却写董申的谥号与董晋的一样?李代桃僵,有意混淆?《董氏历代源流考》破绽颇多:颠倒董晋与董申的“恭惠”谥号;把董全祯人称白马将军,属于董申的第三个儿子,排行三,却作为董申的弟弟:三?把全祯的哥哥全福,与蛟大战,在银港河边山岗上立庙祭祀,,帝下旨谥曰:银港威烈神。也列在全祯的名下。把全福的事迹列为其弟弟白马将军全祯,却不写全祯,变成董三,并列为董申的弟弟?董申季子董全祯,唐天佑二年(905年) 进士 ,授官殿中御史,死后封端公。许旌阳斩蛟有功,许旌阳斩蛟在东晋时期,天师许逊“许真君”,又称许旌阳。董公,名光,晋朝人。东晋末年(距今1538年)与师兄许真君拜吴猛为师学道。既然是董晋时期,就不可能是唐朝年间,唐朝有个董三,也不会跑到东晋去啊?……《董氏历代源流考》出炉于元末……尚公购买的谱中有《董氏历代源流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519/23/8378385_471826514.shtml),在该文也阐述:董傪不是修谱。

董傪书《董氏登科提名录》“豪世为临川,吾姓唐末之代,连伸父子,仍世扩源。李氏掳有江南,乃命三子析处三郡:一居临川,一徙鄱阳,一徙庐陵,即五世合也”。没有记载万一;董德元的《董氏历代源流考》是在《旧谱事略 》记载的“癸卯春,友善同侄良玉因商道经宁都苎畲,偶值乡亲彭时中馆授于彼。因言则善翁乱中流寓,因家于此,所依族谱一本,今藏其家。友善购求得之”尚公购买的谱中杜撰谱序,该《董氏历代源流考》也没有记载万一、尚三等。

至于尚公购买的谱中《董氏历代源流考》杜撰谱序,其时间分析见《分析流坑董友善撰的<旧谱事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01/01/8378385_474768953.shtml)

的癸卯春,时间都写错误多处呢?癸卯春其实不是癸卯年,而实际是洪武四年(1371年)。

南宋董槐江西修谱比较早的,其《金谱》曾经被其他周边各地使用,有的因为后来修改宗谱,弃用《金谱》,却也使用近300年。《流坑宗谱三百年传承董槐谱世系》做了分析(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502/10/8378385_467413574.shtml)。

3.4、董槐的《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记载万一

首先出现的只有董槐的《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记载:“惟让公之子连,字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娶乐氏,生万一万二,万一娶邬氏葬其父申於宜黄之黄山庵后蜈蚣形,公生子三,尚一、尚二、尚三,其后万一夫妇葬寺右凤形。尚一娶吴氏生仲一、仲二。尚二生仲四失考,尚三生仲五。”

之后,在明朝初期以来,至万历十年之前,依然采用董槐谱。嘉靖癸亥岁(公元1563年)的《重修黄山寺檀樾祠碑记》才出现;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董开尧的《董氏世次考》:“……唐贞元间,丞相晋封陇西郡公,故董姓者郡自陇西,陇西本河中人,唐末游宦江南,值李氏乱,避居抚之扩源。晋生溪,溪十三传生清然。清然生万一,割田地山基创黄山寺育僧以守墟墓,在宜黄崇三都者。三子尚一、尚二、尚三。尚一之子长曰全、徙饶之鄱阳,今德兴海口派;次曰含,仍居临川,今宜黄北源派;尚三讳伸,一子:合,徙吉之庐陵,今乐安流坑派。合子桢(原文:浈),豪杰自任,斗集义勇,保固乡里,盗不敢犯。四子文广、文肇、文晃、文亨……(静轩开尧识)”;同时,二十二代孙静轩开尧的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董氏仕官记录跋》:“……晋裔(后人改成“玄”)孙清然,避居临川扩(源)。晋传溪,溪十三传至清然。清然生万一,讳连,生尚一、尚二、尚三,墟在宜黄崇三都。万一割田地山基创黄山寺育僧以守之。尚一生全、含。尚二无嗣;尚三讳伸,生庐陵今乐安派。三派之分如指筑掌……”


3.5,不能全盘否定董槐谱

既然,董槐谱最早记载比较完整,董槐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先祖是后唐人,方有“熹吾肇迁祖也,贤良博学,后唐【923~936年】征为武宁令,转任临川郡守,终为中书参知政事,追赠文忠公。生子五:、璋、珮、琨、瑗。”。但董熹却是标注明确的时间的。

3.6、相距几代的南宋有德昭不是后唐德昭,董槐是知道的。

2013年12月19日我在《宋朝两位董氏大臣》详细论述两德昭的不同时期与差异(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219/02/8378385_338297338.shtml):

“ 1董合→2祯→3文肇→4渊→5任→6子晋→7大椿→ 8德昭;泉溪《嵩公支派谱序》:谦(梁移唐祚时期隐居)→述→炎(字:德元)、熹(字:德昭);1熹(文忠公,后唐征为武宁令)→2珪→3嵩→4圉→5仪→6碤→7艺靖(字:永,吉州太守)→8槐(槐宋理宗时拜中书右丞相,封许国公)、桂、椿。 先撇开董晋到董合,董晋到董熹的错误与否的争论。董德元(1096——1163),字体仁,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董槐(?----1262)南宋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两者去世时间相距约100年,那么按照年龄相差,德元69岁,董槐计算为85岁,阳寿相距12年,则出生相距88年,基本相距2~3世代之间。假如按照支系快慢,以董熹与董合开始计算,那董德元相当与董槐从董熹排列的5仪→6碤之间。也不可能早于到董熹的父辈。至此,两支系先后出现有两德昭并有两德元,且一是名,另是字的相同,纯属巧合。不足为怪”。

而1董合→2祯→3文肇→4渊→5董任→6董子晋、(得俊。止)→7大椿→ 8德昭(止)、得辅(止)、得刚。该德昭是无后的。

4、不能全盘否定董槐的修谱

4.1、董槐谱“瑕不掩瑜”

若以董槐谱中从董晋到董谦的世代间隔时间作为否定,以该谱世系图与万历十年董燧修谱以及清朝时期乾隆辛丑、嘉庆辛未两次统谱的流坑世系对照,却不知道宗谱一个保持原样,一个已经明显从使用董槐谱到几乎弃用董槐谱且明显改动,这样的比较还有作用吗?如此否定董槐谱,那岂不等于否定自己?以该董燧谱进行对照,以唐朝董晋进行演绎,不看董槐谱明确记载的事件的时间,真的会误入把董熹变成南宋德昭?也因此一些人信誓旦旦以董槐谱的董晋到董谦的世代间隔时间,以两者时间进行计算,得出矛盾的结果,予以否定?但别忘记流坑的“万一”首先见于董槐谱。

当然,万历十年流坑修谱进行大变化,对泉溪派系倒没有什么。毕竟没有把后唐董熹公统在流坑的南宋德昭。可是,到乾隆辛丑、嘉庆辛未两次统谱,却把南宋董槐的先祖董熹字德昭变成与董槐相隔不久的南宋德昭混淆为一人?明显不同时期、不同派系的混淆为同一个时期的人,这才是统谱的危害。

我在《董槐的谱序“瑕不掩瑜”》一文阐述:“董槐修谱,有其局限性,从那一段比较符合常理,就会有不同情况出现:①、连接董晋,但是世系过多,需要删除一些不正确的世系名单?就会遇到哪些名单可以删除?②,不是连接董晋,是从三大庭开始还是从何而起?③、三大庭不同一个先祖,或是来源各自不同。既然,存在几个不同的情况,我在多篇文章也论述这样的问题,但是,绝对不能认为就是连接董晋,才合理。万历十年,流坑董燧就是这样修改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119/14/8378385_514313134.shtml)。文中论述:要说流坑从来没有使用董槐的谱是不正确的,明显改动也只是万历十年开始之后,至于至今还记载“万一”,也出于董槐的修谱。以为北宋董傪的“谱引”(不属于修谱的“谱序”)就没有记载“万一”。

4.2、流坑谱也多存在时间的记载矛盾

我在《董槐谱谊谦让三大庭的变化》一文指出:“癸卯春(元至正癸卯年1363年不是修谱) ,友善同侄良玉因商道经宁都苎畲,偶值乡亲彭时中馆授于彼。因言则善翁乱中流寓,因家于此,所依族谱一本,今藏其家。友善购求得之,乃令良玉携归珍藏之。乙已(明太祖乙已年(公元1365))复土”;至正丙午年公元1366年至洪武时期修谱,与知县、县臣养性润之。万历谱记载:董友善,洪武四年(1371)征至京师,后任武进知县,意外购得族谱。又与《旧谱事略 》:“癸卯春,友善同侄良玉因商道经宁都苎畲,偶值乡亲彭时中馆授于彼。因言则善翁乱中流寓,因家于此,所依族谱一本,今藏其家。友善购求得之,乃令良玉携归珍藏之。乙已(1365)复土”?那么,是友善购得族谱是元至正癸卯年1363年还是洪武四年(1371),修谱是在购得族谱前还是之后?这就显得混乱不堪。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25/12/8378385_412221522.shtml

《吴澄与流坑修谱谱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08/16/8378385_476581829.shtml)“从流坑元末修谱的原谱来看,基本是歌功颂德的序、跋,没有涉及迁徙、世系的内容记载。那就是基本沿袭了南宋以来的董槐谱世系”。《旧谱事略》离买谱没有相距几年,是在洪武丙子年,即洪武廿九年(公元1396年)撰写。我《分析流坑董友善撰的<旧谱事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01/01/8378385_474768953.shtml)分析:“元至顺癸酉(1333年,此时距离吴澄去世有两说)请吴文正作序;丙申(元至正十六年1356)谱牒亡散几尽;癸卯(实则为洪武四年1371年)买的宗谱;乙已(实指洪武八年乙卯年1375年)复土,重新新谱。四个时间就有两个时间是不存在的?一个时间待证。流坑经过明朝嘉靖、万历,甚至乾隆等修谱,都没有发现其错误矛盾?而且有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不去也不想细致考证?”。

因此,不能因为董槐的谱中世代间隔时间有点瑕疵,就否定董槐谱。更加不能以此把谱中的时间去掉,把后唐人变成南宋人。

4.3董槐谱引发流坑万历十年的大幅度修改

《董槐谱谊谦让三大庭的变化》就论述了宗谱的变化过程,“清然后裔于嘉靖的修谱,佐证董槐谱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25/12/8378385_412221522.shtml
只是到了万历十年,董裕因为董槐谱世系的矛盾,故以《本源考》以“故吾董之派直溯仲舒,而系详清然徵所信也。尤加详於司徒合以下,而谱而祠咸祖合者重始迁也,乃清然以上则不详者,匪不欲详不敢详也。”对清然以下的谱系尚认可,对董合以下全部认可。而董燧的《宗 派 志· 明 · 董 燧》就完全变了样:“清然讳居中,生万一.万一讳连,生尚一、尚二、尚三。墟墓皆在黄山寺,万一割田地山基创寺以守之。”。

流坑至今的谱中,有至和元年(1054)四月一日流坑的董傪书《董氏登科提名录》,有《旧谱事略》、有《董氏新谱序》。

《<麻城董氏源流考>的独创性发现》“自汝平公去流坑寻根后,流坑先后有静轩公等人来麻城访亲”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25/17/8378385_593548237.shtml。要知道麻城的谱可是静轩公等人带去的。为何流坑、麻城等地唯独毁弃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董开尧的《董氏世次考》、《董氏仕官记录跋》呢?

因为,万历十年董燧首次把清然作为董晋的孙子了。还容许出现“晋生溪,溪十三传生清然”吗?有的人质疑我的研究方式,说“乱找一个父亲不行,别人会骂娘的”,这个说法当然是对的。可是我不是给其宗谱的先祖找个父亲,而是自己原来就存在的。专门丢弃不等于在明朝万历十年前没有。我只是研究还原,不然,若出现儿子大过父亲一样辈分颠倒会令人耻笑的。幸好还在流坑后裔的其他地方保存。有人以各种推测说可能是笔误,然而,多谱多处的“传”以及不同的“传”否定不是笔误。

4.4、董合迁徙流坑的时间记载与证据的矛盾

为了使得“清然讳居中”润色得更加完美,在嘉靖六年(1527),邹守益升为南京礼部郎中,嘉靖十兰年(1534),邹守益回到家乡传经讲学。他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倡导在家乡兴利除弊。他对县内编修县志、族谱,重刻厘弊军册等盛事热情支持并作序,主要有《安福丛录序》,《安福粮总录序》、《安福三刻县志总序》、《安福重刻厘弊军册序》、《遗爱集序》等。虽然,明朝时期很多假借名人之名或之手作序,但我从不揣度流坑是否利用邹守益撰《乐安董氏新谱序》第一次把流坑迁徙定在“五季开平初”,即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年间(公元907-910年)是如何形成的。就是万历三十八年(1610)董发春撰《明.泉溪董氏旧谱序》照样以流坑谱直接引用“五季开平初”迁徙?这邹守益作为一代名人,为何没有仔细考证,起码也是利用“在堪舆大师杨筠松的指导下,董氏家族再将家业从白茅洲迁到乌江西岸一片名叫“中洲”的高地,”在这时间点上把人物迁徙时间并把堪舆大师混淆而错误记载时间呢?史料记载:“杨筠松(834年4月20日~900年3月12日),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后人也称为"杨救贫"。窦州人。 生于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死于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当然,其他研究都是连接流坑迁徙进行分析去世时间的:有以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八三四年)三月初八日戌时,唐天佑三年(公元九0六年)遭人暗算,中毒去世,享年七十二岁。也有兴国县社科联主席胡玉春对“堪舆”(记者注:就是“风水”)文化研究认为杨筠松逝世时(公元903年)。”。不论如何,出生时间确定,去世若在唐五季顺义间(921~927年)就会93岁,与事实不符合;也不会晚于他的徒弟去世。那邹守益的《乐安董氏新谱序》把流坑迁徙定在“五季开平初”,也就得以证实时间的错误。

那错误时间,进一步怎么办?万历十年(1582)董裕把流坑的迁徙泛指在五季(907年-960年 )时候,“唐末裔孙连徙自临川扩源,五季时连仲孙合徙流坑”,也就是五代十国的时期,没有明确以“开平(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年间的公元907-910年)”。出现了模糊的做法,毕竟董裕对此迁徙时间有疑惑。

之后,乐安旅游网《千古第一村-----流坑》以建村于五代南唐昇元年间(937-943),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见:
http://laly.jxlalk.com/news/world/2011-06-07/446.html);江西省著名历史学家周銮书《中国古代文明缩影·千古第一村:流坑》(
http://book.knowsky.com/book_623392.htm),以南唐升元年间,否定流坑建村于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年间(公元907-910年)。

然以升元年间迁徙也一样与董合三兄弟各自安葬他们的父母后迁徙的事实一样相矛盾。要知道从宜黄迁徙到:白泥塘----白茅洲----中洲,进行三次迁徙。就是第一次迁徙到白泥塘,都不可能是开平年间(公元907-910年)或昇元年间(937-943)。

《从碑文记载考证董谦董合两支派的流坑迁徙》我就进一步揭示,流坑的迁徙(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31/20/8378385_587356733.shtml)在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至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之间。以早去世的杨筠松在清然在世时期告知流坑好居住地,应是杨筠松的徒弟徒孙告知董合或者未去世前对为迁徙前告知董清然。

赐进士、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前南京刑部黄霖撰《重修黄山祠碑记》(见:六次修谱《流坑董氏合公族谱》P192~193);“宜黄黄山寺始唐五季顺义间(921~927年,五代杨吴顺义年间),广川郡董公万一居士所施创者。寺后厥考清然墓,而居士与其子尚一、尚三墓亦在焉……董氏当唐时自河涧徙临川之霍源,五季开平初徙流坑……”。顺义间万一还活着,这个顺义期间是什么?是唐五季顺义间(921~927年,五代杨吴顺义年间)。那么,万一还在扩源,怎么开平年间(公元907-910年)就迁徙了。

我在《黄山庵、黄山寺、杨筠松与流坑迁徙》论证:黄霖作《重修黄山祠碑记》。证实:五代杨吴顺义年间(921~927年),万一还活在世上,此时间与嘉靖时期记载的流坑迁徙有矛盾。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09/15/8378385_476804420.shtml嘉靖癸亥岁(公元1563年)季秋双江聂豹撰《重修黄山寺檀樾祠碑记》(见:六次修谱《流坑董氏合公族谱》p193~194):“抚州宜黄之黄山寺,盖自霍源董万一所创建,寺址旧为庵。
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万一葬其考于庵后(蜈蚣形戌山辰向),妣儒人乐氏于庵前之右(人形巽山乾向)。……首先,是葬,不是迁坟;与董开尧的“清然生万一,割田地山基创黄山寺育僧以守墟墓”相对应。

4.5、堪舆大师杨筠松与其徒弟曾文迪的去世

杨筠松早于清然去世,万一还在宜黄,董合作为万一的孙子如何就迁徙了?更加巧妙的是,我在《黄山庵、黄山寺、杨筠松与流坑迁徙》引用杨筠松徒弟死亡故事:有故事是曾文迪“粱·贞明年间(公元915~920年),游至袁州府万载与江西庐陵等地,爱其县北西山之丘,谓其徒曰:(死葬我于此)。及卒,葬其地。”意思是说他死了,就让其徒弟安葬他卦的地,结果之后他的徒弟见他活着,棺材里面没有人。也许是为了突出他的地理堪舆水平了得,也许是他知道为假死?显然,故事说没有死,那么,粱·贞明年间(公元915~920年)之后还活着?那么,泉溪记载堪舆大师杨筠松师徒与流坑的故事,比流坑的记载具有可靠性、可信度相对高。不管故事如何,第一次记载曾文迪死亡时间也早于万一在世时间的五代杨吴顺义年间(921~927年)。这样的杨筠松与徒弟曾文迪早于万一去世,万一也在宜黄居住,尚没有到董合迁徙流坑。可是,偏偏却又(唐)杨筠松为流坑开村立寨安吉穴地!流坑风水布局乃杨筠松与徒弟曾文迪杰作。留下《杨筠松记》、《曾文迪记》。要说在万一活着的时候,杨筠松与徒弟曾文迪在万一家居住两年,把流坑那地方风水的安穴、定居立向告诉清然、万一还说得过去。把杨筠松与徒弟曾文迪说成是董合迁徙流坑,未免与实际出入太悬殊了。唯一的可能只有在万一活着时候,杨筠松与徒弟曾文迪到宜黄清然家,后者后来曾文迪再到万一家,但师徒都早于董合的祖辈去世。

至于记载的“后来,在堪舆大师杨筠松的指导下,董氏家族再将家业从白茅洲迁到乌江西岸一片名叫“中洲”的高地”,我尚不清楚杨筠松在流坑这一史料来源?可以明确地从时间得出,董合迁徙流坑,杨筠松比董合的曾祖去世还早,如何杨筠松又见到董合?泉溪《醇儒堂》万历谱序:清然,娶乐氏生万一、万二。万一居士,娶邹氏巨富,好延贤士,異人杨松筠归之,谓公曰:“宜黄黄山庵前后左右,有公侯地数穴。”故公于唐天祜元年,奉其父清然公葬庵后,蜈蚣形;母乐氏葬庵右,人脐形。公因改创其庵为大寺,公因改创其庵为大寺,……合公在扩源时,得异术曾文迪曰:"乐安流坑,乃尔族谦公之遗基,今其子姓虽俱迁徙,犹有阴阳吉地,诚万世公侯之地,尔当往居焉’。”对这样的记载,我认为是比流坑的记载更符合历史。首先,告知清然,清然去世晚于杨筠松,至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万一才奉生前清然的意愿“奉其父清然公葬庵后”,不是死后再度迁坟;没有入流坑这样把董合的曾祖时候遇见杨筠松移到董合。同时,泉溪谱记载的是“合公在扩源时,得异术曾文迪曰”,那么,在流坑的不知道是杨筠松的徒弟徒孙了。可见,就是泉溪记载比较中肯一些,也一样不会出现“合公在扩源时,得异术曾文迪曰”了,毕竟曾文迪去世的时候,万一还活着。

5、董槐谱和其他泉溪谱标注流坑,不等于后唐董熹就是南宋德昭

上面分析杨筠松的情况,包括流坑的时间的几次不断变化,得以证实,是因为董槐的谱序世系有矛盾,进而修改;然有一道无法逾越的坎,那就是董槐的谱。

5.1、董槐谱对居住流坑的记载

《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记载的:“谦为观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征兵讨乱,诸镇强横,各据不发……遂弃官潜至乐安流坑隐居焉。生子三:长曰远、次曰遂、三曰述。述子二,曰炎与熹。熹吾肇迁祖也,贤良博学,后唐征为武宁令,转任临川郡守,终为中书参知政事,追赠文忠公。生子五:珪、璋、珮、琨、瑗。时珪随父在邑,好游观骑射,性耽山水,因畋邑中,至安乐乡二都泉溪里,爱其山秀泉清,遂买田筑室而家焉。”。这就是说,流坑那地方,原来是董槐先祖最先居住,之后才是董合迁徙的。这本是正常的事情,可有疑问:“你董槐怎么又知道以前是你先祖早居住?你董槐不同支派为何修流坑谱?” 这董槐修谱是以江西三大庭进行修谱的,才有三大庭的称呼;既然,董槐修谱比较早,记载口头流传的也一定存在。

我就在《谦公及其后裔在流坑的初探》一文结合历史事件探讨:董合三兄弟家有“田壹千叁百亩,火佃叁拾贰所,鱼塘捌口,山饶竹木茶笋”。不是遇到极大的动乱、战争或对战争威胁恐惧,是不会舍弃这些资产远走他乡的。而“开宝六年(973年),宋主赵匡胤召李煜入朝,李煜拒绝,赵匡胤遂进攻南唐。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九月,赵匡胤以李煜拒命来朝为辞,发兵10余万,三路并进,趋攻南唐”,也为合理迁徙有了充分理由。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02/15/8378385_587792030.shtml,同时,董熹,约897年出生,在吴国在顺义七年(927)杨溥称吴皇帝的后唐天成年间(926-929年)30岁左右为武宁令,当时政治混乱,人心不稳,……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仅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李昪设太学,兴科举,广建书院、画院。安定、富强的南唐,成为饱经战乱沧桑的文人士大夫理想的栖身之所。推测在此段时间,转任临川郡守”“升元七年(公元943年),烈祖李昪驾崩,子李景(初名景通)继位之后,董熹公任中书(不是中书参政知事)。宗谱记载的中书参知政事。首先,作为参政知事的可能性少,毕竟正史没有记载。要说“文事任中书”以中书,或许可任该职。不然,就只能按郡守考虑了。”。广顺二年(952)北进中原,在徐州一带发生战斗,军败;之后,“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至交泰元年(公元958年),周朝三度入侵南唐,唐军一溃千里,淮河水军全军覆没。南唐尽献江北之地,包括淮南十四州,及鄂州在江北的汉阳,双方“划江以为界”。南唐对大周称臣。去帝号,称国主。去交泰年号,称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凡天子仪制皆从降损,李璟为避周讳,改名景。 宋建隆二年(961)二月,南唐迁都洪州(江西南昌),董熹公回到璋、珮、瑗三个儿子居住的流坑,不久董熹公以及妣刘氏夫人相继去世。董熹公享阳春65岁左右。而后,璋、珮、瑗从流坑迁徙外地,宗谱未记载。失落的官员,应该也没有什么墓碑,无法联系到董珪、董琨,致使安葬未详。”。

结合历史事件,有充分理由可以说:宋建隆二年(961)董熹公回到璋、珮、瑗三个儿子居住的流坑,不久董熹公以及妣刘氏夫人相继去世。而后,璋、珮、瑗从流坑迁徙外地,宗谱未记载。这个宋建隆二年(961)迁移出流坑的时间,比董合实际到流坑最早的北宋开宝六年(973年)至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之间还早。至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年间,即董合的长孙董文广,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科举中榜后的董文广弃官返乡兴办教育,培育子弟走“读书——科举——仕宦”之路。那也是迁徙后经过一至二世代人以上了。

5.2、陕西镇安、陕西柞水记载泉溪支派在流坑居住

然而,也因为个别研究急于求成的人,见到宗谱写居住流坑就以为是流坑之后,这未免太轻易下结论了。我《从两德元德昭兼论咸宁江夏董氏谱牒》一文:(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426/13/8378385_372363027.shtml )从江都董氏宗谱(孝恩堂):10、德新、德昭(字熺,娶刘氏,生子五:珪、璋、珮、琨、瑗)、德彰、德刚----11,珪,字潮瑞,号隐溪,父在邑,爱泉溪山水秀丽,隧留家焉……,生子三,附注,该三子皆带山字头,嵩、崇、山广;----12、山广,字子峰,生一子:有林;----13有林,宋崇宁二年进士,任荆州刺史,生一子:孝均;-----14孝均,字依然,生子三:汝明、霖、楫;-----15,汝楫,生子二,侖,俊-----16,藝 (yi,“艺”字的繁体字)俊,字桂秀,生子四:硕,
石昔、砀(dang)、磎,----16,硕,隧子由江右南昌丰城迁湖广通山。生子一:道-----17,道,行福三,后迁通山石门洞,坟葬于此;娶周氏,葬咸宁峰山滩,生子二:甫祥,甫寿。……

首先暂不考虑德昭,这11、12、13、14、5、16、17的世代名字,只有泉溪派系才有,流坑派系的宗谱是没有出现的。而陕西镇安的江都《董氏旧谱源流序》与万历三十八年(1610)《泉溪董氏旧谱序》又名《明 。泉溪董氏谱序》基本一致的,没有与万历年间的流坑宗谱谱序一致或相似。我在《清朝董振抨击乱接宗谱为数典忘祖》摘录了《论江西泉溪宗谱董熹》一文论述:“陕西的宗谱重辑于清朝道光九年己丑岁(1829年)正月,先祖的照片中有“文公熹公像”注意,此处为“熹”不是“熺”、有珪公、槐公像,有江都《董氏旧谱源流序》,基本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丁未岁黄钟月谷旦发春敬撰《泉溪董氏旧谱序》又名《明 。泉溪董氏谱序》基本一致,但有改动。但因为在道光时期重新修谱,其基本排序却是泉溪支系部分支系按照乾隆时期暗亭氏敬譔重修谱序的主张排序世系?一样出现与谱序不一致的形象。”

无独有偶,陕西柞水董氏家谱与泉溪宗谱基本完全一致了:《陕西柞水凤凰镇董氏谱》:“《董氏续修宗谱源流叙》:至唐之中叶,陇西郡开国公,曰晋,字混成,名望著于唐史,行状详之韩文,晋子四,全道、全溪、全素、全澥,俱属显官。素则吾派所从出也,传九世而翚,生子二:曰让,曰谦,谦为唐徴zhi为武宁令,熹子长珪,卜居安乐泉溪,此泉溪派所有肇也。珪子三:长嵩,守旧业;次,崇,徙尚漳;三,山广,徙上平段修坡。此董氏三支所由分也。”,出现了与南宋董槐《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生子三:长曰远、次曰遂、三曰述。述子二,曰炎与熹。熹吾肇迁祖也,贤良博学,后唐征为武宁令,转任临川郡守,终为中书参知政事,追赠文忠公。生子五:珪、璋、珮、琨、瑗。时珪随父在邑,好游观骑射,性耽山水,因畋邑中,至安乐乡二都泉溪里,爱其山秀泉清,遂买田筑室而家焉。然虽家自珪公,实由熹之令武宁始也,故曰肇迁祖。珪生子三:嵩、崇、山广。”

泉溪《董氏谱系订讹》:“其曰乐安谱无谦居流坑而云,合者在在皆是,遂以合公为足据而没乎?谦公岂知合公之迁,由过堪舆曾公舆之卜宅曰:“乐安流坑乃尔族谦公遗址此胜地也。”从之,然则徙流坑者有谦公乎?无谦公乎?彼只载其始迁之由合公而不及谦公,各祖其祖故也”。意思是说,董谦有没有在流坑居住过呢?难道乐安的宗谱没有记载董谦在流坑居住,就没有居住过吗?还是以董合有居住呢?当然,董谦居住时期,也不会知道后来董合在此居住。流坑的宗谱,仅仅记载其迁徙祖董合,不记载董谦,毕竟不是同一个迁徙祖了,即“各祖其祖”,不记载不等于董谦没有到过。董谦居住在前,哪里会知道后面来居住的人呢?

5.3、陕西镇安谱是乾隆辛丑,嘉庆辛未两次统谱的危害

然而,个别人想当然,看到写了居乐安流坑之后,就与镇安宗谱相联系,镇安前面部分与流坑基本一致,流坑的是“1董合→2祯→3文肇→4渊→5任→6子晋、(得俊。止)→7大椿→ 8德昭(止)、得辅(止)、得刚。该德昭是无后的。”。陕西镇安的是:清然----1万一(讳连),万二----2,尚一,尚二、尚三(讳伸),----【(此处原缺漏,参考其他资料补上)3仲一、仲二、仲五----4,---5,文广、文肇、】文晃、文亨-----6,滋、湘、渊、淳,7,俛、仪,佚(原字为单人旁+先)倚,偕、任、何----8端履,巽权、艮古、宝,晋,得俊-----9大椿-----10德新、德昭(熺,生六子:珪、璋、珮、琨、瑗、铺)、德彰、德刚------11珪(字:潮瑞,号隐溪,?父在邑,爱泉溪山水秀丽,隧留家焉。生:嵩,崇、山广)、璋、珮、琨、瑗。------12嵩,崇、山广(生四子)、---13-园、囿、圑、有林-------14孝均---15汝明、汝霖、汝楫(生子二:论、俊)---16艺伦、艺俊(生四子)---17硕(字:竹梅,随子由江右南昌迁湖广通山,娶何氏,生子一:道)、碏、、磎----18道(行福三,娶周氏,生子:甫祥、甫寿)。

镇安宗谱记载的德昭兄弟,名字与流坑有个别差异,但是,前面部分连接的是流坑的谱,也就是《泉溪董氏谱系订讹》批驳的乾隆辛丑,嘉庆辛未两次统谱:“乾隆辛丑,嘉庆辛未两次修辑,视旧谱有异同焉。”。也就是为什么乾隆辛丑,嘉庆辛未两次联谱,把迁徙祖当作南宋德昭的可笑行为,造成了几大的错误:首先是:“上增十世,以清然为第一世,即以清然九世孙大椿所生之德昭为我之始祖?”,也就是说,清然,已经变成从原来的谱中,删除了清然上面的十代世系,其次是,史上有同名同姓的德昭。难道不知道有:“其实有两德昭并有两德元也。述之子德昭生于唐,大椿之子德昭生于宋。”假如是南宋德昭,宗谱还说是后唐来吗?即:“生于宋者以其服内之兄德元中南宋进士廷试状元知之,辛谱果有确见,则何不曰自南宋来而仍曰自后唐来,不已自相矛盾乎?”,假如南宋的德昭是董槐十世前的先祖,那么还在南宋,怎么还说自己的先祖是后唐的呢?岂不矛盾吗?董槐没有那么低的智力,因此,不是南宋的德昭。

“夫此泉溪之所留,尚漳之所援,谓是断简耳,蠹余耳,安知其自清然公起世数行,即为流坑与我公共之世系乎?遽而然之,误矣。”意思解释,乾隆辛丑联谱,尚漳以《乾隆辛丑重修谱序》:“……辛巳年(1761)有流坑庠士谟烈族,彦仪彩有常以联谱事,来得彼所携诸箧中者核对之无殊也。……为搜讨于尚漳,得尚公所修旧谱壹帙。端委蟲蚀,蠧而中自连伸公起世,以至德昭公者,世系井然?始知吾泉溪係軄方渊派五世孙之苗裔,信不诬也。而从前原本流坑岂攀援乡附者,所可得而比擬哉。不然胡尚公所修之旧谱与刑部正郎燧御史公裕大足县极所修之重新族谱。……”把自己的先祖德昭,认作流坑南宋的德昭?并以清然为第一世?把不同支系混在一起,真的搞错了。

镇安宗谱记载的德昭之后,连接的是泉溪的谱。 故泉溪《董氏谱系订讹》“窃谓郡县志不无漏笔,而细阅流坑题名录名位表,又皆宋时盛世,而未尝一及唐人,然则为宰之说,未可遽斥;而吾祖之为唐人,盖于此可见矣!”意思解释:《流坑的提名录》都在宋朝,没有唐代及其后唐,这是区别之一,而董熹是后唐,不是南宋;流坑的名录,为官的都是宋朝。而董熹(德昭)是后唐。怎么能够混为一谈。

非则俱非,是则尽是,必能辨之者,何事支离其说而与创始者相刺谬乎?”意思解释:宗谱世系不能是非颠倒,不能与原来记载的董槐修的宗谱相矛盾,怎么把一个后唐的德昭,变成一人是字,一人是名的两个不同朝代的人,混作一人呢?

5.4、研究宗谱寻找先祖只能从今溯既往

为何一个泉溪的德昭,错乱连接到流坑,泉溪《董氏谱系订讹》批驳的乾隆辛丑,嘉庆辛未两次统谱。其实,细心的人都会发现,宗谱的真假,先从后面查阅,查到越久无法连接为止。不可能相反方向从久远的祖先名字往下找后裔?然而,到上溯到德昭,就会发现后唐的德昭不可能连接到南宋的德昭,何况南宋的德昭无后。固执以为后唐德昭是南宋德昭的人,其研究方法与我刚刚入门研究宗谱一样,总先从古老的祖先名字往下寻找。但是,实践告诉我,只有从今往久远一步步查找核验,才符合研究的方法,才不会走弯路。

仅仅以为地区相隔远来否定两者的相似性,没有来往,其谱序难道基本一致?陕西柞水的宗谱与泉溪谱序和宗谱几乎完全一致!没有联系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也没有说服力。

可是,镇安在康熙甲戌年(公元 1694年)自立字辈。说明当时没有得到新的统谱,从乾隆辛丑(公元 1781年)到道光九年(公元 1829年)修谱,历经48年,完全有联系机会,且当时民间修谱盛行,也会或多或少的联系。

个别人不是细致研究分析,出现开头说的以的流坑“入宗”证;当然,个别人想入,他人无权干涉,只是不要把泉溪支派的众多人的先祖也背着“入宗”,不怕董振复活,再来一个泉溪《董氏谱系订讹》“数典而忘祖者悖也,淆其祖者均之悖也”。把泉溪派的后唐董熹字德昭,作为南宋的德昭,明显的错误。“爰是同堂商订,将清然公以下十世削去,仍照原谱从谦公之孙述公之子起世,庶不至因仍谬误贻憾无穷也。”意思解释:上文提及:“乾隆辛丑,嘉庆辛未两次修辑”这样的联谱把祖宗都划在不同支系的董德昭,变成“1清然-----2万一-----3尚三-----4仲五(董合)-------5桢----6文肇----7渊-----8任----9子晋-----10大椿-----德昭(董熹)---珪(生三子:嵩、崇、山广)、璋、珮、琨、瑗----10嵩、崇、山广”,这是极其错误的。现在一起商议,把连接其他支系的删去,算起来就要删除不同支系的董清然到董大椿之间共十世。这样才是泉溪支系的宗谱。(见:《<泉溪董氏谱系订讹>的注解》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504/23/8378385_468104515.shtml)

5.5、镇安宗谱是泉溪还是流坑支派

若陕西镇安宗谱记载是流坑支派,那么德昭的后裔必定在南宋或者其后,实际是什么呢?在十三世的记载中:有林,宋崇宁二年(公元 1103年)进士,生一子孝均。请问:后裔都是北宋的,还是流坑支派吗?这德昭还是南宋德昭吗?从上可知,是董熹曾孙董有林(1082—1154) ,其墓在永修县虬津新城乡,董家岭江宅前,保存完好。

至于陕西柞水的宗谱与泉溪谱序和宗谱几乎完全一致,就不必再阐述了。

6、需要以学习讨论《董氏谱系订讹》为契机,防止“世系颠倒,祖宗混淆”

泉溪《董氏谱系订讹》“爰是同堂商订,将清然公以下十世削去,仍照原谱从谦公之孙述公之子起世,庶不至因仍谬误贻憾无穷也。”,“书此收俟,后之明达,参考焉。”

董振的意思就是:“乾隆辛丑,嘉庆辛未两次修辑”这样的联谱把祖宗都划在不同支系的董德昭,变成1清然-----2万一-----3尚三-----4仲五(董合)-------5桢----6文肇----7渊-----8任----9子晋-----10大椿-----德昭---珪(生三子:嵩、崇、山广)、璋、珮、琨、瑗----嵩、崇、山广”,这是极其错误的。现在一起商议,把连接其他支系的删去,算起来就要删除不同支系的董清然到董大椿之间共十世。这样才是泉溪支系的宗谱。发现错误,就不要继续保留下去,免得贻害后人,订讹,就是要订正错误,进行补漏订讹,特作《泉溪董氏谱系订讹》留作参考借鉴。

不然,真如个别到其他地方领“入宗”证,就真正是《董氏谱系订讹》“然世系颠倒,祖宗混淆,沿而袭之,将无以信,今而传后。”。

重新学习泉溪《董氏谱系订讹》,就是想通过学习,带动更多人参与学习讨论,特别是泉溪支派的董氏,应该行动起来,防止“世系颠倒,祖宗混淆”。

【附注】之前有以:1清然-----2万一-----3尚三-----4仲五(董合)-------5桢----6文肇----7渊-----8董倚-----9蒙休----10奖----董熹,凡是转载的请自行更正并改为:1清然-----2万一-----3尚三-----4仲五(董合)-------5桢----6文肇----7渊-----8任-----9子晋----10大椿----德昭。

2017年4月2日21:09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