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0 17:50:39 | 浏览:5647
25日,宁德蕉城区上汽集团乘用车基地总装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空调及设备安装,为今年年中项目一期实现第一台汽车下线加紧工作。 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颜凑 郭文辉 摄
去年宁德市蕉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6%,增速跃居全省各县区市第一位——
增速第一,“力”从何来
东南网2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薛东 谢艳荔 李向娟 通讯员 颜凑)
春节一开假,走进位于宁德蕉城三屿园区的上汽宁德基地项目,真切感受到热气腾腾的生产场景和活力四射的发展脉动。
2018年,蕉城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全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地区GDP)468.1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跃居全省各县区市第一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省各县区市第一位。
蕉城区委书记毛祚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蕉城的成绩来源于近几年来锲而不舍搭建产业平台,聚力高质量发展,一任接着一任干,终于抱得项目“金娃娃”,结出丰硕果实,其中“金娃娃”为地方GDP及财政收入作出重大贡献。
前瞻力—集全区之力,搭建产业平台
在蕉城三屿园区,上汽宁德基地项目的总装车间等四个车间主体施工均已完工,目前已转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可是,早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滩涂,长满了比人高的大米草。
过去,蕉城的发展短板就是缺少重点产业。产业发展,要依赖产业平台来承接。为寻求发展出路,蕉城决定从搭建好产业发展平台入手。
2003年,蕉城开始策划围海造地。然而,围海造地需要大笔资金投入,这对于财政收入不高的蕉城区真是有心无力。
为此,蕉城区集全区之力,甚至借钱造地。正因为几任带头人持续接力,舍得投入,终于在2016年成就了这片7140亩的土地集聚。
这几年,蕉城区着力做好路网、桥梁、水电等方面的要素保障,同时,构建产业承载平台,加快建设漳湾临港工业园区、三屿围垦园区、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等,着力推进临港产业集聚发展。
产业平台搭建好了,发展什么产业呢?蕉城瞄准国家提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鼎力帮助和主导推动下,引来了宁德时代、中铝铜业、联德冶金新材料等重点项目落地,之后又有“金娃娃”上汽宁德基地项目落地。
原先,上汽拟选址三屿园区800亩作为上汽主机厂,500亩做配套企业。可是,当规划专家踏入三屿园区现场的那一刻,顿时被眼前的一大片产业平台所震撼了,专家重新调整规划,并最终确定将整车项目全部放在三屿园区。即上汽宁德基地项目一期总投资约50亿元,加上配套企业,总投资约100亿元,一期年产量30万台,二期将预留同样规模产能。
执行力—“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出门都是办法”
上汽宁德基地项目是宁德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这个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00亿元,加上配套项目可望建成千亿产业集群。
蕉城区是上汽宁德基地项目的主阵地,承担征地收海及作为项目业主推进建设的项目共45个,包括疏港公路至三屿段10.5公里国道拓改、高水高排渠、三屿上汽厂区陆地部分、三屿小区安置点及商业配套4个项目等。
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原计划用时3年,要提前到一年半时间完成,安置征地拆迁时间也缩短一半以上。面对安征迁“硬骨头”,蕉城区从去年4月起就吹响安征迁号角。
“安征迁,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落地实施。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出门都是办法。我们发动干部到现场去找办法,到一线去谋对策,千方百计做好项目的各种要素保障。”毛祚松说,这次安征迁时间紧、任务重,如果单靠安征迁指挥部人员力量,难以按时完成。于是蕉城又一次亮出安征迁工作的“制胜法宝”——成建制包户工作机制。
“具体来说,在前期做好拆迁户信息摸底后,我们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即将413座民房分为13个责任片区,分别由13个乡镇(街道)以抽签形式成建制负责包户安征迁任务。”蕉城区委宣传部长、上汽项目和国道(七都段)拓改项目安征迁指挥部指挥长柳岳说。
同时,安征迁指挥部和各包户单位挂起“作战指挥图”,并设立按时签约奖励机制,依据公开摇号确定选房顺序,兑现“早签早选好房”的承诺。
针对“疑难杂症”,安征迁指挥部则采取会商制度逐一破解。少数民族聚居村潘塘村的所有征迁户要求,要集体安置在城区的同一个安置点,要么一起搬,要么都不搬。经初步估计,这个村集体安置需要约50套房屋,要集体选到理想房屋并不容易。于是,赤溪工作组派人随时反馈征迁户意见和建议,做好每一户征迁户的安置房的登记。经过日夜的调解、动员,最终潘塘村村民如愿以偿地集体选到了较为理想的兰田小区安置房,而赤溪镇也成了第一个100%完成签约、腾空、拆除的包户乡镇。
七都镇河漧村秋山尾和后湾弄的一片8亩地块,涉及至少126户群众,因历史原因,无土地权属凭证,争议重重。为此,七都镇工作组挨家挨户沟通协商,最终仅用了一周多时间,就啃下这块安征迁“硬骨头”。
正是依靠成建制这种包户工作机制,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安征迁创下“宁德速度”。自2018年5月21日进场以来,蕉城区仅用20多天完成测绘、评估工作;自8月7日开始签约至11月21日,在短短4个月内完成413座民房、84座公建,共计12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的安征迁任务。
凝聚力—“你的事我的事,都是大家的事”
对于上汽集团乘用车福建分公司总经理魏浩波而言,宁德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了。“来宁德工作一年了,与市区两级指挥部及相关部门的同仁们,在日常工作中结下了兄弟情谊。凡上汽项目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协调解决,大家相互理解,办事有速度也有温度。你的事我的事,都是大家的事。”魏浩波感慨地说。
为推进重点建设项目,蕉城区推出了许多暖心服务。行政服务中心印发审批服务指南,要求根据项目需求,各个审批部门窗口,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及关联企业在项目落地、报批、建设、投产等各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蕉城区发改委窗口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办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2018年全年共办理上汽配套项目事项36件,其中上汽配套路网及其他基础设施事项8件,上汽配套上游附属工厂备案事项28件等。
上汽项目涉及的福宁北路、104国道拓改等项目落地七都镇、八都镇等地。七都镇党委书记缪希崇说:“在各重点项目设立‘红色驿站’,组建项目党支部,激发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八都镇党委书记崔向新告诉记者,八都镇采取困难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等“六个一线”工作机制,从而顺利完成收海收塘、国道改线等项目攻坚。
蕉城区还把重点项目作为检验干部能力的“试金石”。通过一线跟踪考察,全面了解干部的现实表现,精准识别干部,并将考察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奖惩、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业绩突出的,给予提拔重用。至目前已提拔处级1名、副处级2名、正科级6名,重用1名。
如今,随着上汽宁德基地、中铝铜业、新能源科技等“金娃娃”项目落地,蕉城区干部干事热情高涨,为蕉城奋力赶超,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记者手记>>>
勇作为 见实效
目前,福建干部群众正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蕉城区如何迎接挑战,迎头赶上?
在这场竞赛中,蕉城干部的拼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在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干晴天,抢干阴天,巧干雨天,干好每一天。”这是干部工作干劲的生动写照。“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出门都是办法。”从去年上汽宁德(蕉城)基地安征迁工作开始的5月到11月间,负责安征迁工作的蕉城干部只放了3天假,其中一次还是因为台风。驻扎在征迁现场,他们想出各种办法,创造性地解决了许多“疑难杂症”。
重点项目落地,并不会自动产生效益,还需要当地干部群众不断配合项目工作人员,推动项目达产投产。正是凭着干部群众百倍的热情投入,蕉城区才换来了GDP增速第一的喜人成绩。
2月16日,宁德市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视频连线集中开工。其中,蕉城区列入本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20个,总投资3316亿元。据介绍,2021年,蕉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9859亿元,同比增长298%,成为宁德市首个
“春节假期哪里嗨,山海宁德等你来”在虎年春节来临之际,为做好“福”文化资源宣传推广工作,营造浓厚新春氛围,助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宁德文旅系统开展市县文旅局长贺新春活动,宣传宁德丰富的“福”文化资源,推介区域新春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更好地引导
来源:人民网美丽的蕉城区。杨慈监郑维伟摄据蕉城区统计局消息,今年上半年,宁德市蕉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1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5%,GDP总量在福建省83个县市区中的排名从去年的第十一名跃升至第九名。
在近日召开的宁德蕉城区两会上,公布了蕉城区预计GDP数据,蕉城区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6亿元,去年GDP达到782亿元,实际增速20%,名义增速28.5。截至目前,宁德已经有6个区县2021年预计GDP出炉,其中,蕉城区表现最为亮眼。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月21日讯(记者 范陈春 通讯员 郭文辉)21日,记者从宁德市蕉城区了解到,经初步核算,2020年蕉城区GDP总量达782.8亿元,同比增长12.6%,增幅高于宁德全市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增长速度连续4年保持宁德
25日,宁德蕉城区上汽集团乘用车基地总装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空调及设备安装,为今年年中项目一期实现第一台汽车下线加紧工作。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颜凑 郭文辉 摄去年宁德市蕉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6%,增速跃居全省各县区市第一。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以热带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2020年全州GDP总量为604.18亿元,在云南省16个市州中排名第12位,GDP排名高于其人口排名。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130.。
记者 | 戈振伟 张熹珑编辑 | 广东21个地级市2022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完毕,其中18个城市实现GDP正增长,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以绝对优势领先,惠州GDP增速全省第一,大湾区城市中山的GDP则首次被粤西城市湛江赶超。“整体来看,相
南都讯 2月24日,江门蓬江区进入“两会”时间,蓬江区十届人大六次会议和蓬江区政协四届六次会议正式开幕。“十三五”时期,蓬江区地区生产总值跨越720亿元关口,五年年均增长约6%。展望“十四五”,蓬江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